日期:2024/07/20 19:49作者:
1988年录取率很低,重点中学在10%~20%左右,普通中学在百分之几,包括本科,专科,中专。我们学校是个普通农村中学,140人参加高考,总共考上了12名同学,其中本科3人,专科7人,中专2人。理科分数线,本科518,专科500,中专496,考上的都是学霸。当年我也参加了高考,遗憾差2分,89年高考,超本科线74分。
1、1988—1998年天津市高考录取分数线340分。
2、在生活中会经常听说,过去的高考非常难考,能考上大专已经很不容易。许多人高中毕业就有足够的资格做教师等职业,现如今,高校越来越多,想要上一所大学并非难事。
3、无意中发现这一组数据,盘点了1983到1988年六年间各省市的录取分数线:
4、其实在不了解时代背景的情况下,单单有分数线不能清楚的看到一些信息。从时间上来看,起初分数线较低的地区,分数线逐渐提高到平均水平。
549分。根据查询江苏教育局官网信息显示,南京1998年中考分数线549分,平均分数线为555分。满分语数英各150分,政物化各130分,体育50分,合共890分。重点中考招生考试是全国统考,中考是分省录取,各省的录取分数线不一样,录取是按学科全国统一的录取分数线(后来分ABC三类地区划线)。
1、上世纪高考录取率就3%到5%(包括中专),考大学就是一种奢望,80%人对考大学是没有信心。
2、初中升高中录取率30%.高考预选录取率30%.就是说70%的人就没有正式参加高考的资格。在从预选后的考生中录取不足20%。中专生就相当于现在的一本,全国录取18到28万(包括中专)。
3、现在研究生全国招50到60万。一个乡镇能考几个大学生,就是破天荒的胜利。过去考上大学就会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人们把大学生看得很神圣,就是人中之王,天才的象征。
4、临近高考,最忙碌的事情已经不是复习了,而是填报志愿。1998年的高考还是先填报志愿然后考试,理科志愿填报参考是厚厚的一大本,包括所有招生的高校,以及各个高校历年来在本市的录取人数和录取分数。文科只有寥寥几页,可报的学校和专业只有理科的四分之一左右。
5、在这个时候,学年里的尖子生会被频繁地叫去办公室,会由教务主任和班主任亲自给他们指导报志愿。像我这样普通的学生,随意填报。
6、接下来的时间是高考前的最后时光,学校会放松对高三学生的管束,我们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出去拍照片写同学录。特别老套的句子,比如“勿忘我”“友谊地久天长”“天天开心一帆风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