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07/29 10:52作者:
1、已过河南省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的考生;已通过河南省2022年普通高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报名的考生。
2、(二)招生院校;2022年我厅批准105所高校开展高职单招工作(名单详见附件1),其他高校不得开展高职单招工作。
3、(三)招生专业;各高校2022年高职单招专业由高校自主确定,须在教育部审核备案并已实际招生。对于我省经济建设急需、社会民生领域紧缺、技术技能培养要求高和就业质量高的专业,高校应优先安排。各高校务必于2022年3月9日前将招生专业上传至“河南省高等教育分校分专业网上申报系统()”进行审核。
4、医药卫生、教育与体育、公安与司法大类中的国控专业以及医药卫生大类中的医学技术类专业不得安排高职单招。2022年新设的拟招生专业不得安排高职单招。
5、1。高校在本校2022年专科招生计划总规模内科学确定本年度高职单招计划。鼓励上一年度高职单招计划投放比例偏低的优质高职院校适度扩大高职单招计划规模,增加考生通过高职单招进入优质高职院校的机会,上一年度高职单招计划投放比例明显偏大的高校要适度调整高职单招计划比例,
6、为参加普通高考、对口招生、高职单招等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更加均衡的入学机会。高职单招未完成的招生计划,各高校可调至202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以下简称"高考”)和对口招生时执行;分专业招生计划由高校根据专业培养能力自主确定,在招生章程中提前向社会公布。
7、(五)招生章:制定章程。高校要按照教育部及我省有关要求,认真制定高职单招招生章程,确保章程内容合法、实、准确、表述规范,于2022年3月14日前将招生章程及辅助材料.上传至“河南省普通高校招生章程核定系统”进行核定。招生章程经省教育厅核定后方可向社会发布,
8、高校发布的招生简章、广告等招生宣传材料的内容,必须与招生章程内容相一致,不得擅自更改内容。学校法定代表人对本校招生章程及招生宣传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9、招生章程内容主要包括:高校全称、校址(涉及分校、校区等须注明),次,办学类型;招生对象,招生专业,招生计划;考试时间、考试地点考试科目吸分值、考试内容(文化素质考试和职业技能测试要点)、考试方式;录取规则、成绩发布方式;学费和住宿费标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及有关程序。
10、颁发学历证书的学校名称、证书种类及其他信息;监督机制、申诉渠道;联系电话、网址,以及其他须知等。
11、考生查询。考生可登录“河南省普通高校招生章程核定系统”(网址)查询了解我省高职单招政策和高校招生章程,也可通过高校官方网站或拨打高校招生咨询电话进行咨询,切勿通过非正规渠道查询了解高职单招信息,以防被误导、上当受骗。
12、(六)志愿填报:考生于2022年3月24日9时至3月26日18时登录“河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生服务平台”()进行网上志愿填报。在规定时间内,考生只能填报一-所高校志愿,并可以进行不超过两次的志愿修改,以网上最后-次保存的志愿为准。填报时间截止后将无法补报和更改,提醒广大考生按时认真填报志愿。
13、(七)命题和考试;高校要根据培养目标对考生知识能力的要求,采取"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式组织考试,其中职业技能考试分值占比原则坏低于总分值的50%。各高校要建立招生录取工作备案备查制度,将考试材料(含考试音视频资料和纸质试卷)、录取材料等资料予以保存以备查。
14、中职生文化素质考试以《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考试方式为笔试,重考查考生的文化知识素养;职业技能测试以《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为基本依据,可根据需要采取笔试、面试、操作考试等方式,鼓励操作考试,重点考查考生的综合专业能力、岗位技能、通用技术等。
15、社会考生参加高校组织的文化素质考试,职业技能测试可根据报考专业参加职业适应性测试或职业技能测试。
16、退役士兵考生免文化素质考试,参加高校组织的职业适应性测试或职业技能测试。各高校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和学校培养要求,可实行计划单列,择优录取。申请时间、程序及招生办法由各高校在招生章程中明确,考生按照报考高校要求进行申请。
17、资格审核贯穿全过程,考生本人须对申请资料真实性负责,对提供虚假材料获取相应资格的,一经查实,将依据相关规定,取消其当年报名、考试和录取资格。
18、考生获得的技能竞赛成绩或政府部]认可的职业资格等级证书情况,应作为考生职业技能评价的重要内容,具体评价办法由高校自主确定,并提前在招生章程中向社会公布。
19、高职单招考试时间统一安排在2022年4月8日至4月10日。有不同校区的高校原则上安排在一个校区内统一考试。高校须在规定时间内按照国家教育考试和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分专业、分时段、多批次、小规模自主组织考试工作,全程封闭考试管理,到后即考、后即离,减少人员聚集和流动。
20、省教育考试院对高校的考试组织情况进行督促指导。各高校要结合本地疫情防控实际,在当地卫生健康和疾控部门指导下,提前研究谋划,科学制定组考方案,并按属地管理原则报当地疫情防控领导机构审批。
21、(八)录取;高校要完善招生录取机制,在招生章程中提前向社会公布录取规则,严格程序,根据公布的招生计划择优录取。生成绩及拟录取考生名单须在本校网站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公示后的名单于2022年4月25日前报省教育考试院办理录取手续。
22、高校要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国家邮政局办公室关于进-步做好2020年高校录取通知书寄递工作的通知》(教学厅函 [2020] 23号)要求发放录取通知凡被高职单招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高考等其他类型的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未被录取的考生,可参加高考等其他类型的普通高校招生考试。
1、一高考报名:2022年11月1日-11月10日完成2023年陕西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高考统考)报名或陕西省普通高校职业教育单独招生考试(“三校生”单招)报名手续。
2、二申请学校:2023年3月初登录陕西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或陕西招生考试信息网,依据本人意愿向相关高职院校提出入学申请。
3、三确认专业:2023年3月在所在申请院校招生网选择并确认报读专业。
4、四参加考试:2023年3月中旬按报考院校考试时间参加“文化素质+职业技能”测试考试。
5、五院校预录:2023年3月下旬院校按成绩库中考生综合分由高到低依次进行预录取,并公示预录取考生、预录取专业、毕业中学等信息。
6、六注册录取:2023年4月初考生携带身份证原件至录取院校刷身份证进行注册或登录陕西招生考试信息网进行线上注册。
1、陕西高职扩招2023年新政策介绍如下:
2、申请参加本次高职扩招专项补报名的考生,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3、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4、3.普通高中、中职(含中专、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截至2023年8月31日,年满18周岁且初中毕业满3年);
5、4.具有陕西户籍或在陕务工满6个月(须提供劳动合同)。
6、已参加本年度高考统考报名、“三校生”单招报名和6月初高职扩招专项第一次、第二次补报名的考生,不再参加本次扩招补报名。
7、高职扩招专项第三次补报名于9月23日至10月25日进行,考生须于9月23日8∶00至10月25日16∶00,登录陕西省教育考试院门户网站(网址:)或陕西招生考试信息网(网址:)完成网上补报名手续。考生资格审查工作与网上补报名工作同时进行。
8、按照省物价局、省财政厅核定的标准,网上补报名时报考者须缴纳报名考试费110元。报考费通过网上银行缴纳,缴费成功后方可办理确认等报名后续环节手续。缴费使用已经开通网上银行功能的。
9、发卡银行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邮储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平安银行、北京银行、浦发银行、广发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上海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无上述或未开通网上银行功能的报考者应提前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