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08/30 15:13作者:
2、二、财经类金融保险、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会计、财务、金融事务、财务管理、财务/会计电算化、涉外会计。
3、三、机电与机制类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数控加工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数控、电工与制冷技术、冷挤压技术、电梯安装与维修。
4、四、电子类应用电子技术、电子通讯工程技术、电子信息技术、自动化、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
5、五、建筑类建筑工程、建筑监理与施工、工程测量技术、工业与民用建筑、房屋建筑工程、环境工程、建筑施工与管理。
6、六、医科类护理、医学营养、中西医结合、应用药学、中药、康复治疗技术、口腔医学技术、医学美容、临床医学。
7、七、园林与种植类设施园艺、果树与蔬菜、农学、种子生产与经营、园林规划、观光农业。
8、八、养殖类宠物养护与疫病防治、食品营养与检测、水产养殖技术、食品管理与加工、动物科学。
9、九、烹饪类烹饪管理、烹饪工艺与营养(西餐方向)、烹饪工艺与营养(中餐方向)、烹饪、烹饪与营养教育。
10、十、服装类服装艺术、服装模特、服装设计、纺织工艺、服装工艺。
11、十一、文秘类文秘、涉外秘书、财会电算化与文秘、计算机与办公自动化、商务外语与文秘。
12、十二、旅游类旅游与酒店管理、酒店管理、导游、旅游外语、森林生态旅游、旅游与乘务。
13、十三、工业/化工类应用化学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工业与质量检验。
14、十四、艺术设计类广告设计与制作、室内设计、平面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艺术设计、工业产品设计、珠宝首饰设计、园林设计、摄影摄像技术。
15、十五、营销类市场营销、营销与策划、网络营销、商品营销。
16、十六、音乐/舞蹈类音乐表演、舞蹈。
17、中等专业学校的普通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一般应采用国家教委颁发的通用教学大纲,专业课一般应采用学校上级主管部委科教司颁布的教学大纲。
18、应首先选用国家教委或学校上级主管部委科教司统一组织编印的教材。无统编教材时,可选用基本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其他教材,但需教研组集体讨论同意。
19、1999年左右大学扩招前后,中央部属中专及省属中专大多升级为学院或并入大学,之后一些省份将地方县市属职业中学改制为新的中专(职业中专)学校。
20、2008年起,剩余未升级的绝大多数四年制中专改为三年制(中职校),明确以就业、技能为导向的培养目标,目标和学制变化意味着教材、教学内容等都要有所调整。
学剪辑可以去大中专院校和培训学校学习。
1、剪辑涉及到的专业方向较多,开设这些专业的院校如下:
(1)影视制作综合类(如影视摄影与制作、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导演等专业):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浙江传媒学院、长安大学、南京艺术学院、重庆大学、湖南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天津工业大学、上海大学、江苏师范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河北科技大学、重庆师范大学等。
(2)数字媒体艺术类(如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吉林动画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上海大学、四川美术学、重庆邮电大学、河北传媒学院、河北美术学院、山东艺术学院、江南大学、武汉传媒学院、鲁迅美术学院、新疆艺术学院等。
(3)动画、录音类(如动画、录音艺术等专业):吉林动画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美术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师范大学、中国戏曲学院、武汉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
2、学习剪辑,也可以通过培训机构学习。市面上不少的培训机构都开设有相关的课程。选择培训机构需要参考的因素有很多,比如说培训机构的口碑、课程的质量和面向招生的人群,这些因素都是选择一家靠谱培训机构的关键。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能去试听上几个小时的课,亲身感受一下。
1、剪辑入门简单,熟悉界面操作即可,但需要达到一定的程度也不容易,越往后越困难。不以剪辑作为职业发展方向,单独只学到剪辑流畅的话,半年时间基本足够了。如果是想做剪辑师的话,建议进行系统的学习,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缩短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2、剪辑,即将影片制作中所拍摄的大量素材,经过选择、取舍、分解与组接,最终完成一个连贯流畅、含义明确、主题鲜明并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学剪辑并不是单纯地学习几款软件的操作,还需要学习专业的理论知识、制片技术等,甚至还要了解如何进行剧本创作、现场拍摄。
10643是重庆三峡学院的代码。重庆三峡学院创建于1956年,其前身为四川省万县初中师资训练班,先后更名为万县大学、万县专科学校、万县师范专科学校。1994年,万县师范专科学校与万县教育学院合并成立四川三峡学院,并升格为本科院校。2000年,学校更名为重庆三峡学院。2003年,重庆三峡经济学校并入。2013年,学校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21年5月,学校获批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高校。
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教育部为高校编排的代码有5位(此代码全国通用),各省教育考试院为高校编排代码有4位(此代码一般作填报高考志愿用,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省份代码也不一样),由于高校办学情况每年都有变动,所以高校代码也有变化。
重庆三峡学院坐落于重庆市万州区,由重庆市人民政府举办,以文、工为主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入选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重庆市2011协同创新中心”,全国高校校园网站联盟理事单位,“一带一路”标准化教育与研究大学联盟成员,是山东大学对口支援高校。
学校占地面积达3039亩,校舍建筑面积72.64万平方米。
万县师范专科学校的前身为创办于1956年的四川省万县初中师资训练班。学校于1958年更名为万县大学;1959年更名为万县专科学校;1977年时为万县地区教育行政干部学校高师班;1978年转设为万县师范专科学校。
万县教育学院的前身为创办于1958年的万县专(地)区教育行政干部学校。学校于1979年更名为万县地区教师进修学校;1984年更名为万县教育学院。
重庆三峡经济学校的前身为万县地区经委干训班。学校在1984至1996年时期为万县地区交干部学校、万县地区工交职工中专学校;1996年更名为四川省万县市经济学校;1998年更名为重庆三峡经济学校。
1993年1月10日,“三峡大学”筹备组”在万县师范专科学校挂牌。1993年10月,原万县师范专科学校和万县教育学院完成了实质性的合并。1994年3月,万县师范专科学校、万县教育学院合并组建为四川三峡学院,并升格为本科院校。
2000年2月,四川三峡学院更名为重庆三峡学院。2003年3月,重庆三峡经济学校并入重庆三峡学院。2013年7月,重庆三峡学院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4年9月,重庆三峡学院入选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名单。
2018年11月,重庆三峡学院与北京理工大学联合开办三峡人工智能学院;与政府、企业等单位共同组建重庆绿色生态工程学院。2019年7月4日,该校成为三峡库区高校科学技术协会联盟成员。
2020年6月,发起成立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高校联盟并当选副理事长单位。7月2日,加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艺术联盟。
2020年7月27日,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划转到重庆三峡学院。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有18个二级学院,拥有涵盖工学、文学、管理学、理学、艺术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农学等9个学科门类的62个本科专业。
二级学院:重庆三峡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本科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物理学(师范)、通信工程。
二级学院:重庆三峡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本科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科学、化学教育(师范)。
二级学院:重庆三峡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本科专业:汽车服务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汽车服务工程(对口高职本科)。
二级学院:重庆三峡学院美术学院。
本科专业:美术学、动画、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
二级学院:重庆三峡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本科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科学(师范)、园艺。
二级学院:重庆三峡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本科专业:安全工程、土木工程。
二级学院:重庆三峡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软件工程(对口高职本科)。
二级学院:重庆三峡学院财经学院。
本科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经济统计学、经济学、会计学(对口高职本科)。
二级学院:重庆三峡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本科专业:工商管理、酒店管理、旅游管理、市场营销、酒店管理(对口高职本科)。
二级学院:重庆三峡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本科专业:文化产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民族学(经济与管理)、法学、少数民族本科预科。
二级学院:重庆三峡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
本科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二级学院:重庆三峡学院体育学院。
本科专业: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师范)。
二级学院:重庆三峡学院外国语学院。
本科专业:日语、英语、英语(师范)。
二级学院:重庆三峡学院传媒学院。
本科专业:广播电视学、网络与新媒体、广告学。
本科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师范)。
二级学院:重庆三峡学院文学院。
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师范)、汉语言文学、小学教育(全科教师·免费师范生)。
截至2021年12月,学院有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中国语言文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农林经济管理、数学),8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教育硕士、农业硕士、土木水利硕士、旅游管理硕士、新闻与传播硕士、电子信息硕士、资源与环境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有中国语言文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教育、土木水利、旅游管理7个重庆市高等学校“十四五”市级重点学科。中国语言文学、资源与环境、教育等3个学科获批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点。
重庆市高等学校十三五市级重点学科:中国语言文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
重庆市高等学校十三五市级重点培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
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教育硕士、农业硕士、工程硕士、旅游管理硕士。
市级教学团队(6个):中国文学类课程、经济学课程、本科数学核心系列课程、计算机类核心课程、生态与环境保护课程、体育教育专业核心课程。
2014年3月,刘正学入选万州区第四届科技顾问团社会发展咨询组,祁俊生、熊建立入选万州区第四届科技顾问团科技发展与管理咨询组。
2017年11月,学校安全工程专业成功进入重庆市安全生产科技支撑体系,同时该安全工程专业优秀师生可获得相应的重庆市安全工程奖(助)学奖教基金资助。
截至2016年12月,学校共有重庆市特色专业3个、“三特”专业7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精品课程13门、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获重庆市优秀教学成果奖18项。
重庆市特色(建设)专业:汉语言文学、民族学(经济与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信息与计算科学。
重庆市特色学科专业群:化工自动化特色学科专业群。
重庆市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汉语言文学。
高等学校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计算机实验教学、化学化工实验教学、物理学基础实验教学、生物与食品基础实验教学。
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民族学专业分层人才培养模式、面向三峡库区机电产业的“定制式”人才培养模式。
与东南大学“1+2+1”联合培养专业:会计学、土木工程。
重庆市精品课程:数字电子技术、三峡民间美术。
截至2016年12月,学校学生公开发表论文近500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50余项,参加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英语竞赛、电子设计竞赛、广告艺术大赛等专业竞赛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00余项,连续在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中获得一等奖。
截至2020年12月,学院承担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委托的横向课题500余项;获批国家级、省部级各类科研项目587项,获批省部级创新团队(创新研究群体)11个;获国家授权专利751项,其中发明专利64项;出版学术著作158部;发表学术研究论文3815篇,其中北大中文核心及以上级别期刊论文1053篇,SCI、EI、ISTP国际三大检索收录论文407篇,CSSCI收录论文314篇,CSCD来源期刊论文271篇。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建有重庆市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重庆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2个,重庆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5个,重庆市高校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3个,重庆市发改委工程技术中心(实验室)2个;有市级学会2个,市级科研创新团队7个,重庆市高校创新研究群体1个。
重庆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三峡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院、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重庆市高校重点实验室:三峡库区水环境演变与污染防治。
重庆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轻合金材料与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重庆市高校创新团队:三峡库区农业生态安全。
重庆市高校创新研究群体:环江结构防灾减灾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群体。
市级学会:重庆市三峡文化研究会、重庆市三峡移民与经济发展研究会。
截至2020年102月,学校馆藏纸质图书179.9万余册,电子图书176.02万余种。
学校拥有CNKI中国知网、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EBSCO数据库、FAJS外文期刊数据库等15个中外文数据库;收藏有《四库全书》等大型古籍丛书、类书3.5万多册,善本1300余册,其中有《四声韵谱》孤本一套。共有64种古籍入选“第一批重庆市珍贵古籍名录”。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创刊于1985年,是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管、重庆三峡学院主办、重庆三峡学院学报编辑部出版发行的综合类学术理论刊物,长期开设“三峡研究”等特色栏目。在对“三峡”的研究中,还开设了“理论前沿”“经济热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文学研究”“语言研究”“新闻与传媒”“绿色教育”等热点栏目;该刊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台湾华艺中文电子期刊数据库、教育阅读网、武汉博看网等来源期刊。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英国等多所国外大学,与德国BSK、印尼国际日报等多家国外公司和研究机构,与东南大学、山东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多所国内大学建立了联合办学、互派教师、访问学者和学术交流等合作关系;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部门和地方政府,与中兴通讯、中科曙光、锐捷等企(事)业单位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实习实践、创新创业等方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厚德”出自《周易·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厚德”指人具有深厚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品质,其内涵为“协作、奉献、宽厚、诚信”。
“博学”出自《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博学”是指广博地学习知识,其内涵为“尚学、博览、善思、明辨”。
“自强”出自《周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作不断努力,顽强拼搏解。传承和弘扬三峡移民精神,努力向上,永不懈怠。自也包括自己的班级、自己的学校和自己的民族和国家。强也包括身体之强、学业之强,更指能力之强、意志之强。其内涵为“励志、坚韧、笃行、有为”。
“创新”指破旧立新,推陈出新,意指创造、创意、创见。其内涵为“继承、扬弃、求是、超越”。
学校校旗为红色长方形旗帜,旗帜中央为校名,校名上方为学校校标。
学校校标为双圆套圆形徽标,双圆之间上方呈弧型排列校名,下方呈弧型排列学校英文名称,内环中间有太阳和象征长江三峡夔门的组合图案,组合图案中间有学校英文简称“CTGU”和建校时间“1956”字样。
学校校徽为题有校名的长方形证章,教职工所佩戴校徽为红底白字,学生所佩戴校徽为白底红字。
学校坚持以科研促教学,在区域经济和三峡文化研究上特色突显。现有重庆市科普基地和以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等2个市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三峡移民与经济发展研究会等2个市级学会,三峡化工、水资源环境、地质灾害、三峡艺术等24个校级科研所为代表的一批为库区经济服务的特色科研机构。出版有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省级学术刊物《重庆三峡学院学报》。近年来,学校在三峡移民、库区产业调整、移民教育和区域经济研究等方面作出了积极努力和探索,提供各类咨询研究报告100余份;在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基础研究,“三峡库区库岸生态治理”项目研究获得重大突破,被重庆市、国家三建委列为重点攻关项目,项目成果被《光明日报内参》报道后,得到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的批示。近五年来,全校教学科研人员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00余部;被SCI、EI等权威文献检录500余篇;学校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项,承担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近600项。科研成果先后获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重庆市科技进步及社科优秀成果奖25项。
学校以“成人、成才、成功”教育为统揽,积极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和能力建设。近年来,学生在专业竞技、科技创新、社会实践、文艺竞赛等活动中获省级以上奖项300余项;其中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5项,三等奖5项;我校广播电视专业余常海同学的摄影作品《一辈子难以忘记的是您这个眼神》获2010年度全国高校校报好新闻作品新闻摄影类一等奖;艺术设计专业张舒同学参加2011年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获全国一等奖;学校多次被授予“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等称号;“三成”教育成果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武术比赛蝉联在渝高校6连冠。毕业生参加公招考试就业率、考研录取率居重庆市同类高校前列,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文化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注重开放办学,不断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现为教育部直属高校东南大学对口支援单位,先后与美国、英国、日本等多所大学建立了互派教师、访问学者和学术交流等合作关系,在美国丹佛社区大学建立了“中国文化体验中心”。
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了全国教科文卫体系统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国家二级档案目标管理单位和重庆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舆情信息工作先进单位、文明单位、园林式单位、语言文字示范学校以及重庆市教育质量管理年先进集体、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先进集体、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先进集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2010年5月,重庆市委、市政府在《关于加快把万州建成重庆第二大城市的决定》中提出“要把重庆三峡学院升格为综合性大学”。按照这一发展目标,学校正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到“十二五”末,学校将发展成为三峡库区及渝东北地区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心和科技文化研究中心,为库区经济文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