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10/24 11:39作者:
新疆专升本语文所涵盖的知识点繁多且零碎,难以在短时间内全面梳理清晰,毕竟整册教材的内容并非凭借小编一篇文章就能全部解决。不过,贴心的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了部分大学语文文学常识,供各位考生参考学习。
《诗经》乃是我国首部诗歌总集,总共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期间的诗歌 305 篇,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
《诗经》主要依照音乐特点作为分类标准,划分为风、雅、颂三类。其中,“风”指的是地方民间音乐曲调。“国风”涵盖了 15 个地区的乐歌。“雅”,意为标准、正统,乃是王畿附近的乐曲名称。“颂”则属于宗庙祭祀的乐歌。
重点篇章为《采薇》。
(1)直抒胸臆的特色 《诗经》当中,不管是积极评议时政的怨刺诗,还是抒写民间疾苦的役役诗,亦或是反映社会生活的婚恋诗、农事诗,全都直面现实人生,抒发真挚情感,绝非无病呻吟。正因为《诗经》能够真实地反映社会人生,开创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从而成为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
(2)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后人在研究《诗经》时总结出了三种诗歌艺术表现方法,即“赋、比、兴”,它们与“风、雅、颂”一同被合称为“六义”。“赋”,即铺陈直叙,无需借助比、兴,直截了当地进行铺叙、抒情和描绘,将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有条理地阐述出来。“比”就是打比方、作比喻。“兴”指的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开头,通过联想来触发诗人思想感情的蓬勃涌现。
《诗经》中赋、比、兴手法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我国诗歌的表现艺术,对于形成中国诗歌兴寄深远、含蓄蕴藉的独特风格发挥了重大作用。
以屈原为代表作家的“楚辞”,是继《诗经》之后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又一座崭新的里程碑。它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迈入诗人独立创作的更高阶段。
这种由诗人精心创作、带有鲜明楚地文化特色的新型诗歌,将中国诗歌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史记》既是一部纪传体史书,又是一部文学性极强的传记文学作品,具备极高的文学价值。其文学成就主要体现于以下方面:
(1)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
《史记》是我国古代首部以人物为核心的纪传文学创作,通过描绘人物来反映历史,因此全书记录了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刺客、游侠、倡优、商贾、医卜等众多人物,构建起了丰富的人物画廊。
这些人物既具备各阶级、阶层以及时代的共性,又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极具典型性,在司马迁的笔下个个都活灵活现、形象生动、跃然纸上。例如,张良的足智多谋,项羽的英勇无畏、刘邦的阴险狡诈,韩信的智谋过人,商鞅的严苛无情,李斯的贪得无厌、李广的擅长骑射等。这是由于司马迁恰如其分地运用了一系列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2)谋篇布局,独具匠心
(3)强烈的抒情性
(4)语言雄浑、质朴且具有气势感和韵律感
汉赋分为骚体赋、散体赋(汉大赋)和抒情小赋三类。
抒情小赋,在内容方面侧重于抒发对社会的愤懑以及表现个人的追求与志向,在形式上篇幅较短,不采用问答体,通篇使用韵文。
其代表作有张衡的《归田赋》,所表达的是对世事的厌倦以及对恬淡生活的向往,如“超尘埃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感老氏之遗诫,将回驾乎蓬庐”、“苟纵心物外,安知菜辱之所如?” 它摒弃了汉大赋那种铺陈辞藻、夸张堆砌的手法,运用短小精悍的篇幅和优美质朴的语言,集中抒发自己的内心怀抱。
作者的烦闷、不满、追求和情趣贯穿于整篇作品之中。
《归田赋》在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它是现存东汉时期第一篇完整的抒情小赋。它的出现预示着汉大赋的时代即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