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06/17 09:40作者:
1、职称最初源于职务名称,理论上职称是指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以及成就的等级称号,是反映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能力的标志
2、高级讲师与高级教师只看获得的职称的话,高级讲师的职称更高。高级讲师属于中等学校职称序列,与高等学校副教授职称同一级别,属于高级职称序列。高级教师为普通中小学、职业中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工读学校及省、市、县(市、区)教研机构和校外教育机构中教师、教研人员、教育工作者取得的副高级职称。
3、评职称时,评审单位对于参评人有多个方面的考核,在职称评审提交的申请材料中,硬性条件是必须要满足的,除了学历以及工作经验是硬性要求之外的都不是硬性要求。具体包括:学历(学位)占12%,专业工作年限占13%,现任职年限占8%,年度考核占5%,荣誉称号(行政奖励)占5%,其他行业从业资格证6%,现任职以来发表教育教学论文、出版专著情况占14%,单位资质占8%、项目业绩呈报材料占比高达29%。所以评高级讲师除了对作者的学历以及工作经验有要求外,还需要提供相应的业绩成果。
4、(一)获得博士学位后,取得讲师任职资格2年以上;获大学本科毕业以上学历,取得讲师任职资格5年以上。
5、(一)掌握一门外语。参加全国职称外语统一考试,成绩符合规定要求。
6、(二)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参加全国或全省职称计算机考试,成绩符合规定要求。
7、取得讲师任职资格后,具备下列条件中的二条:
8、(一)主持市(厅)级或主要参加(前三名)省(部)级以上科研(教改)课题1项,完成科研计划任务并通过成果鉴定或结题验收;
9、(二)主持技术创新、科研成果转化或技术推广,受到市级以上政府部门表彰,或获得与本专业相关的国家发明专利1项(第一发明人),并已实施转让;
10、(三)教学效果显著,有2学年以上教学质量考核为优秀,且主讲校级以上公开课、示范课2次以上或获得校级综合类教学比赛二等奖以上;
11、(四)教学科研成果获国家、省(部)级奖(以奖励证书为准,限额定人员),或厅(局)级一等奖前三名、二等奖前二名;
12、(五)在教育行政部门或其他政府部门举办的教学比赛、技能竞赛活动中,获全市性(设区市)一等奖或全省性三等奖以上奖励(以奖励证书为准,限额定人员);
13、(六)直接指导的学生参加市以上政府部门组织的专业技能等比赛中获得全市性(设区市)一等奖或全省性二等奖以上奖励(以奖励证书为准,限额定人员),且本人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14、(七)获得厅(局)级以上模范教师、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教学名师、师德标兵、骨干教师荣誉称号,或县属职业学校教师获得县级模范教师、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教学名师、师德标兵、骨干教师荣誉称号;
15、(八)学生管理成绩显著,本人获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优秀班主任、德育工作先进工作者等称号或所带班级获市级以上先进班集体。
1、高级讲师属于中等学校职称序列。
2、与高等学校副教授职称同一级别,属于高级职称序列。高级讲师是指精通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本专业较高的工艺技术和基本的操作技能并具备一定资格的讲师。在国外一些历史悠久的著名大学,保留着高级讲师的职称。
3、在中专、师范类教师中也有职称的划分,共分为三个级别:助理讲师、讲师、高级讲师。如果按照等次分类的话,助理讲师属于初级,讲师属于中级,高级讲师是不分正、副的高级;大学讲师以后可以评上副高级讲师(相当于副教授);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的中学高级教师可以评上副高级或者正高级中学老师(相当于副教授)。
4、评职称时,评审单位对于参评人有多个方面的考核,在职称评审提交的申请材料中,硬性条件是必须要满足的,除了学历以及工作经验是硬性要求之外的都不是硬性要求。具体包括:学历(学位)占12%,专业工作年限占13%,现任职年限占8%,年度考核占5%。
5、荣誉称号(行政奖励)占5%,其他行业从业资格证6%,现任职以来发表教育教学论文、出版专著情况占14%,单位资质占8%、项目业绩呈报材料占比高达29%。所以评高级讲师除了对作者的学历以及工作经验有要求外,还需要提供相应的业绩成果。
1、专业理论知识和工作经历、能力,符合下列要求:
( 1)具有本学科(专业)系统而坚实的理论知识、比较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和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掌握本学科(专业)国内外的学术发展动态,更新教育观念和知识结构。
( 2)系统担任一门以上主干课程的讲授及备课、批改作业、辅导、考核学生成绩等教学工作,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工作量。专任教师年均教学工作量不少于 240学时,兼职教学的校级人员年均教学工作量不少于专任教师的 1/ 3。根据工作需要,积极承担班主任、辅导员等教学管理工作,育人效果显著。
( 3)治学严谨,教育教学经验丰富,能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根据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及时反映国内外新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成果。教学效果综合评估优良以上(其中至少两年为优秀)。
( 4)主持实验(实习、社会调查、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等)工作,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并取得良好效果。理工类专业课教师在工厂、企业、基地的工作实践(实习、设计、调查等)累计不少于 5个月,文史类专业课教师不少于 3个月,公共基础课教师不少于 2个月。
( 5)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工作,在学科建设和教研活动中发挥组织领导或骨干作用。具有指导和培养青年教师的能力,在教师中享有较高的威望,是本学科(专业)的骨干。
2、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 1)在同行专家认可的、较高档次的 CN学术期刊上独立发表本专业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 4篇以上。
( 2)在同行专家认可的、较高档次的 CN学术期刊上独立发表本专业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 2篇以上,同时作为主要完成人(限前 7名)获得市、厅级二等以上科学技术奖或社会科学成果奖或优秀教学成果奖 1项以上。
( 3)在同行专家认可的、较高档次的 CN学术期刊上独立发表本专业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 2篇以上,同时参编省以上统编教材(本人撰写 3万字以上)。
( 4)公共基础课教师、职业中专和教师进修学校教师在同行专家认可的、较高档次的 CN学术期刊上独立发表本专业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 2篇以上,同时另有 2篇论文获市以上优秀教育教学论文一等奖或省二等奖以上。
破格申报人员,在同行专家认可的、较高档次的 CN学术期刊上独立发表本专业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 5篇以上,其中至少 1篇发表在国内核心学术期刊或本学科领域公认的权威性学术期刊上。
3、教育教学水平和工作业绩,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破格申报人员具备 2条):
( 1)教育教学工作成绩显著,受到市以上政府综合表彰,或获得市以上拔尖人才、学术技术带头人等称号;或职业中专、教师进修学校教师受到县以上政府综合表彰。
( 2)讲授过市以上教育部门或厅业务主管部门组织的优质课、观摩课、示范课,并获市(厅)一等或省二等奖以上;或独立制作的教具(含教学课件)获省一等奖 2次以上;或在省政府部门举办的比赛、汇演、汇展中获二等奖以上;或指导学生参加省学科竞赛、职业技能大赛及艺术、体育比赛等活动获二等奖以上,且本人被评为优秀辅导教师。
1、不是的,中学高级教师、中专高级讲师相当于大学副教授级。
2、职称设置从正高级职称到员级5个等级,依次为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二级教师、三级教师,与职称的正高、副高、中级、助理、员级相对应。
3、中学系列主要分为:中学高级、中学中级(一级)、中学初级(二级、三级)与中专系列对应的:高级讲师、讲师、助教(中学高级教师、中专高级讲师相当于大学副教授级;助教,相当于中学的二级教师。)小学系列主要分为:小学高级、小学一级、小学二级、小学三级。
4、1927年国民党政府教育行政委员会公布的《大学教员资格条例》,开始规定了这个职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沿用未变。
5、1960年3月5日,国务院颁发的《关于高等学校教师职务名称及其确定与提升办法的暂行规定》,规定讲师提升为副教授的业务条件是:
6、①能胜任本专业一门或一门以上学科的教学工作,质量较高,成绩优良。
7、②对本门学科具有系统而坚实的理论知识和比较丰富的实际经验,在一定的业务范围内,能够密切联系实际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工作,并取得显著的成就,提出具有一定水平的科学论文,或者在生产技术方面有较大的贡献,或者在业务技能上有较高的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