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08/29 16:37作者:
对口升学其实就是一些高等的普通院校招收的对口中专、职业高中的应届毕业生和往届毕业生,这种招生方式对一些中专生和高职学生是很有好处的。单招的院校基本都是高职专业,对口升学的院校有本科也有专科,二者的招生对象是不同的,招生院校也有所差别。
1、高职单招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对口单招,即只对三校生(包括中专职高技校)进行的单考单招;另外一种是允许高职院校自行组织考试录取的一种录取模式的改革,招生对象不同的院校不同的省不尽相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高职单招。
2、对口单招的规范说法是普通高校单独招生考试,所谓“单招”,是国家有目的、有计划地从职业中学毕业生中招收高校学生的专项措施,以满足职业中学毕业生升入大学继续深造的要求。也是国家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促进教育公平,突出以人为本,改革评价制度,完善职教体系,推进集团化办学,培养高技能人才,促进职业教育健康持续发展和形成特色而设立的一种考试制度。对口高考招生的对象只限于职业中学毕业生。单招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因名额很少,鲜为人知。
三年制的中职应届毕业生可以参加对口升学的单招。但高中起点的中职生(例如一年制专业学生)要走对口升学,只能参加6月份统考,不能走对口升学的单招。如果实在想走单招,那只能参加普通高考的单招,跟高中生PK。
只有中职应届毕业生才能参加对口升学,而且只有一次机会。例如2016级学生,可以参加2019年的对口升学考试。如果2019年没有参加,2020年则不能再参加对口升学。如果实在想上大学,可以以社会青年身份到当地高招办报名参加普通高考。
对口升学考试与普通高考不同在于专业大类。学生只能选择填报与自己中专专业所属大类一致的专业及学校。例如中专专业为计算机平面设计,属于计算机类,则大学就只能选报计算机类的专业及学校。
对于参加对口升学的考生一定要做好准备,不要在非考试环节出现问题,影响求学。有问题大家可以继续探讨,帮助孩子们顺利完成升学考试。
至于单招和对口升学哪个更好,还要看自己怎么选。如果觉得自己通过考试可以上,就别去单招,对成绩没把握可以考虑单招。这一切看自己怎么选。
1、以山西省为例,中专对口升学流程如下:
2、在规定时间内,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登录“山西招生考试网”(由于不在规定时间内,不予开放),认真阅读报名要求,如实填写报名信息。
3、各市招生考试部门和有关学校均设立确认点。应届毕业生在就读学校进行现场确认;往届毕业生和退役士兵到户籍所在市招生考试部门(忻州考生到本市教育局职教科)进行现场确认。
4、各确认点负责本确认点考生的报名资格审查工作,各市招生考试部门和市教育局学籍管理部门共同负责本市考生的报名资格审查工作。
5、考生志愿表分为本、专科两栏,每栏各设5个院校志愿,每个院校志愿设1个专业志愿。考生根据院校招生计划,选择填报同一专业类别的本、专科院校志愿。
6、技能操作测试由位于哈尔滨市的9所高职院校负责统一组织联考,省招生考试院负责管理、监督。考试类型分为上机测试、笔答及现场操作三种考试方式。全省按照考生报名实际情况统一安排考场,按照专业类别,每个专业类别全省只设1个考点。
7、参考资料来源:山西考试招生网——2019年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对口升学招生
1、技校高考班的升学问题可能会因地区和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一般而言,技校高考班的目标是为学生提供高中阶段的学习和备考支持,帮助他们准备高考。技校高考班通常会注重高考科目的教学和辅导,以提高学生的高考成绩。
2、在一些地区,技校高考班的学生可以选择参加高考,与普通高中学生一同参加统一的高考,通过高考的方式升入大学。这意味着技校高考班的学生有机会进入普通高等教育阶段。
3、然而,具体的升学情况还会受到各个高校的录取政策和要求的影响。一些大学可能对技校高考班的学生有特殊的录取政策或优惠政策,而另一些大学可能更注重普通高中学生的录取。因此,技校高考班的学生在选择升学大学时可能需要考虑大学的录取政策和要求。
4、***技校高考班的学生有机会通过高考升入大学,但具体的升学情况会受到各个高校的录取政策和要求的影响。建议您咨询当地教育部门或相关学校的招生办公室,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和指导。
1、对口升学考试,就是普通高等院校对口招收职业中专、高中的应往届毕业生。所谓的对口就是指报考专业和所学专业相同或相近。
2、比如说中专学的会计可以在大专或者本科就读工商管理大类的专业
3、经济学类: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金融学
4、马克思主义理论类: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国革命史与中国共产党党史
5、政治学类:政治学与行政学,国际政治,外交学,思想政治教育
6、公安学类:治安学,侦查学,边防管理
7、教育学类:教育学,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教育技术学
8、体育学类: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
9、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汉语言对外汉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古典文献
10、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
11、艺术类: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表演、绘画、雕塑、美术学、艺术设计学、舞蹈学、舞蹈编导戏剧学、表演导演、戏剧影视文学、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摄影录音艺术、动画播音与主持艺术、书法学
12、外国语言文学:英语、德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西班牙语等
13、历史学类:历史学、世界历史考古学、博物馆学、民族学
14、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物流管理
15、公共管理类: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
16、农业经济管理类:农林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